血脂肪過高

林智敏醫師

什麼叫做血脂異常?

包括下列指數異常:

  • 總膽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

  • 低密度脂蛋白

  • 三酸甘油脂

什麼原因造成血脂異常?

  • 飲食

  • 肥胖

  • 遺傳

  • 代謝症候群

  • 其他因素

不吃藥的情況,如何改善生活習慣以降低血脂?

  • 減重

  • 避免反式脂肪

  • 吃原形食物

  • 適量吃好油(如苦茶油,初榨橄欖油等未加工的油。)

  • 純EPA(降低三酸甘油脂的輔助營養品)

紅麴食品能降膽固醇嗎?

  • 雖然紅麴食品含有類似於statin藥物的成分,但其內部可能含有其他有害物質,可能導致肝腎受損,相對於藥物而言安全性較低。

  • 例如,2024年3月,日本小林製藥的紅麴食品引發了肝臟和腎臟衰竭的事件。

吃豬油健康嗎?

  • 對於何謂健康的油一直是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在過去的農業時代,由於人們進行大量體力勞動,食用少量豬油並不被視為有害,反而能提供必需的熱量。

  • 然而,如今大多數人缺乏運動,甚至長時間久坐,食用豬油已被視為絕對不可取的選擇。這是因為豬油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熱量極高,是引發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疾病等健康問題。

白肉是指蒜泥白肉嗎?

醫學界通常將家禽或魚類的瘦肉部分稱為「白肉」,請不要將其與三層肉的蒜泥白肉混淆。

爌肉飯與滷肉飯便宜又好吃,可以多吃嗎?

  • 雖然爌肉飯和滷肉飯美味可口,但如果您的血脂肪已經異常,為了您的健康著想,務必改變這些飲食習慣!

  • 因為肥豬肉中含有過量的飽和脂肪酸,再加上醬油和糖的烹煮,導致食物中過多的鈉和糖,對於慢性疾病的控制極具危害性。

純EPA只是商人行銷的手段?EPA不如藥品級已經核准的魚油?

  • 2019年REDUCE-IT研究發現Icosapent Ethyl(IPE, 一種高度純化的EPA)可以額外降低已經使用statin患者的缺血性心臟事件與死亡率。(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12792)。

  • 反對學者質疑,稱對照組的礦物油並非真正的惰性成分,會有負面的效果,因此實驗組EPA充其量只有中性的效果。

  • 然而另有支持REDUCE-IT學者指出礦物油負面相效應小,無法完全解釋前瞻性研究EPA產生相當大的正面益處。前瞻隨機試驗是證據醫學的標準。(https://academic.oup.com/ehjcvp/article/10/6/488/7659360)

  • 由於純EPA效果好,Vascepa已經得到FDA通過,甚至引起學名藥廠商Hikma的仿製,IPE原廠Amarin因而提起侵權訴訟。

  • 許多魚油研究顯示出魚油無效,如Epanova所測試的成分omega-3 (含EPA+DHA)顯示未純化的魚油無效,另有多種大規模資料庫研究,皆因為魚油成分未經成分純化,顯示無顯著保護效果。

  • 更早之前,日本的JELIS研究發現,對於吃魚的族群之中,EPA具有預防保護心血管事件效果。

健保給付降血脂藥的標準

  • 參考以下網頁,降血脂藥物修訂後給付規定:

http://tsim.org.tw/helth/hel327_m706.html

全民健康保險降血脂藥物給付規定表

非藥物治療

起始藥物治療血脂值

血脂目標值

處方規定

有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病史曾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或外科冠動脈搭橋手術之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患者(108/2/1)

與藥物治療可並行

LDL-C≧70mg/dL

LDL-C<70mg/dL

第一年應每3-6個月抽血檢查一次,第二年以後應至少每6-12個月抽血檢查一次,同時請注意副作用之產生如肝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

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

與藥物治療可並行

TC≧160mg/dL或LDL-C≧100mg/dL

TC<160mg/dL或LDL-C<100mg/dL

2個危險因子或以上

給藥前應有3-6個月非藥物治療

TC≧200mg/dL或LDL-C≧130mg/dL

TC<200mg/dL或LDL-C<130mg/dL

1個危險因子

給藥前應有3-6個月非藥物治療

TC≧240mg/dL或LDL-C≧160mg/dL

TC<240mg/dL或LDL-C<160mg/dL

0個危險因子

給藥前應有3-6個月非藥物治療

LDL-C≧190mg/dL

LDL-C<190mg/dL

心血管疾病定義:

  • (一)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患者包含:心絞痛病人,有心導管證實或缺氧性心電圖變化或負荷性試驗陽性反應者(附檢查報告)

  • (二)缺血型腦血管疾病患者包含:

  1. 腦梗塞。

  2. 暫時性腦缺血患者(TIA)。(診斷須由神經科醫師確立)

  3. 有症狀之頸動脈狹窄。(診斷須由神經科醫師確立)

危險因子定義:

  1. 高血壓

  2. 男性≧45歲,女性≧55歲或停經者

  3. 有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男性≦55歲,女性≦65歲)

  4. HDL-C<40mg/dL

  5. 吸菸(因吸菸而符合起步治療準則之個案,若未戒菸而要求藥物治療,應以自費治療)。

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