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管理¶
林智敏醫師
對於肥胖者的污名化¶
一般體重過重或肥胖不免受到旁人譏諷或嘲笑,貼標籤為「懶惰」,甚至包裝成所謂「關心」「激將法」的惡意嘲弄。
然而,本網頁首要的目標是推廣健康,而不是透過偏見來加重肥胖者的痛苦。
因此,我們的衛教宗旨在於提升對於健康減重的認識,消除一般常識中的誤解。
簡單來說,我們希望讓大家明白「選擇正確的方式,比錯誤的努力更為重要」,而不是痛苦地忍受餓感後,卻因無法控制而暴食,最終功虧一簣,增加失敗感。
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是否正常的判斷:¶
根據 國民健康署 ,體重正常與否可分類為下列幾種:
體重過輕:BMI<18.5
體重正常:18.5<=BMI<24
體重過重:24<=BMI<27
輕度肥胖:27<=BMI<30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腰圍:¶
根據國民健康署,成人腰圍正常標準如下:
男性: < 90公分
女性: < 85公分
飲食調整¶
詳見 健康飲食 頁面。
168間歇性斷食是否有幫助?¶
在過去幾年中,168間歇性斷食風靡一時。所謂的168間歇性斷食是指一天中攝取食物的時間被限制在8小時內,其餘16小時則斷食。由於攝取的熱量減少,體重會迅速減輕。然而,這種168間歇性斷食是否適合每個人呢?實行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在進食期間大量攝取高熱量的食物,這將導致熱量限制失敗。因此,在8小時的進食窗期間仍應避免食用高糖高熱量的食物。
其次,對於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健康問題的人來說,是否適合實行168間歇性斷食還存在疑慮。研究曾顯示,168間歇性斷食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相關問題的風險。
生酮飲食可以減重?¶
許多人聽說生酮飲食可以達到減重效果,因此紛紛嘗試。生酮飲食主張完全避免攝取澱粉和糖類,轉而以油脂和肉類作為主要熱量來源。
然而,若施行不當,生酮飲食的副作用相當嚴重,對健康影響不盡理想。例如,許多人因飲食不均衡而出現腸胃問題、心血管疾病,甚至中風。因此,生酮飲食並非醫學界廣泛接受的治療方法,並不建議普遍應用。
即使如此,生酮飲食若在專業指導之下,確實會有相當好的減重效果,前提是要注意是否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是否有副作用產生。
運動對於減重是否有幫助?¶
提及肥胖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尷尬,並且承諾要多運動,因為他們相信僅僅運動就可以減重。
不可諱言,運動對於代謝方面的疾病具有相當大的益處,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等問題,皆有改善的效果。
然而,僅靠運動而沒有改善飲食,其減重效果相對較低,通常只有中度減重(約2-3公斤),很難達到臨床上顯著的體重減輕(超過5%)。控制飲食並結合運動的方法對於健康有益,但對減重的效果只會稍微增加一些。
運動的關鍵要點是不要造成太大壓力,以免過度運動反而造成運動傷害,激發壓力賀爾蒙,甚至失眠。
少量多餐可以幫助減肥嗎?¶
相反地,少量多餐並不會對減肥有所幫助,反而可能會加劇血糖和體重問題。正確的飲食方式應該是適量進食三餐,並多攝取原型食物。
我三餐都正常吃,為什麼會肥胖?¶
社會上存在的既有習慣可能會造成健康上的隱憂。意味著所謂『正常吃』或許對於健康不是那麼正面的效果。
許多上班族在午餐和晚餐時都會選擇便當作為解決方案。然而,依賴便當每餐的做法雖然方便,但卻牽掛著健康的問題。
肥胖其實不是個人的錯,而是一起訂便當的辦公室、喝飲料等選擇有關。一般而言,外購的便當、加工過的食物都對健康造成威脅。例如,每餐吃一整份便當在健康觀點上是不可取的。一份便當的熱量已經超過了所需的50%,吃完整份相當於攝取超量熱量。而且,便當中可能包含油炸的肉類等不健康成分。
因此,節約食物並不是美德。如果必須吃便當,應該盡量減少食物攝取量,只吃半份。節約食物的美德是需要付出更多健康成本才能彌補的。
大魚大肉實在對健康不好?¶
確實,許多精心烹調的美食令人食指大動,吃太多油鹽糖調味卻造成身體無法代謝,造成肝腎負擔與肥胖。
其實攝取充足蛋白質(每公斤體重約每日攝取1公克蛋白質),對健康是有益的,針對中老年人特別重要。若是吃素,可增加傳統豆腐的攝取。
要少吃肉多吃菜才健康?¶
一般民間常識認為吃肉容易胖,吃菜容易瘦。然而,吃肉是否就不健康呢?
首先要區分紅肉或白肉,原型食物或是加工肉類。原則上是吃不經過加工的原型白肉為佳。
誠然,吃紅肉容易造成一些心血管方面的負擔。然而適當的吃白肉(如雞肉,魚肉),或是紅肉的瘦肉部分,並非不健康,反而能避免肌少症,對健康相當有幫助。
某些不健康的成分,如烹調時的油脂,醬料,湯汁,肥肉,油炸過程增加的酥脆熱量,糖分。只要能避免無謂的熱量與醬料,其實肉類對健康並沒有明顯負面效果。
至於吃素,也要避免過度調味的油脂,湯汁,醬料,油炸物。
植物肉或植物肉漢堡健康嗎?¶
市面上的植物肉經常為了塑造類似動物肉的口感,添加高鈉,色素,劣質油脂,甚至各種不知名的大豆蛋白分離物,少吃為妙。
只吃白飯總夠清淡了吧?¶
農業社會農民勞動量大,需要快速攝取熱量,因此傳統農業社會的觀念是要吃飯才會飽。 偶爾可以看到有人大量吃飯,一餐吃好幾碗飯,只配醬油或肉燥,這對於勞力工作的人而言,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現今許多人為辦公室工作者,是否需要攝取這麼多熱量值得商確。
因此,針對一般辦公室工作者的建議是,每餐不可超過一碗飯,最好能混吃一些纖維素多的糙米,同時可補充維生素B。
不吃飯,可以只吃麵包嗎?¶
只要不過量,白飯或麵包都可以吃,然而,選擇麵包時需要注意麵包中是否有額外添加物,如過量的精緻糖,油,或精緻澱粉。這些額外添加物容易造成熱量過量。
多吃地瓜、馬鈴薯較健康?¶
請注意,根莖類澱粉吃太多仍然會造成肥胖。需要考慮攝入熱量,不可過量。
吃麵健康嗎?¶
很不幸的,除了一些蕎麥麵,蒟蒻麵之外,大多數麵粉製成的麵仍屬於精緻澱粉,其中還有可能加入過量油脂與糖分。
多吃水果是否對於減重有幫助?¶
因為農產改良的結果,水果大多含糖量提高,因此不可多吃,適量攝取(每餐不可超過一個拳頭大小)。因此,多吃水果不見得比較健康。
喝果汁較健康?¶
果汁含糖量高,盡量少喝。
研究顯示,兒童,及未控制熱量的成人,每天喝一份純果汁,與BMI增加有關(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227336/)。
堅果能多吃嗎?¶
花生核桃,堅果油脂高,適量攝取即可,不可多吃。
沒有糖尿病的人,喝全糖OK嗎?¶
過去的醫學觀念認為身體健康的人喝全糖是OK的。
然而,隨著醫學對於胰島素變化的了解,微糖,少糖,正常,全糖的飲料,其糖分都驚人的高(一杯即15-60克),臨床上50克的糖已經作為口服糖分測試,用來測試內分泌的功能是否正常。長期吃高糖容易造成內分泌紊亂,因此喝飲料千萬不可加糖。最好僅喝無糖的水,茶與咖啡。